6月20日,苏州市虎丘区人民法院联合苏州市虎丘区人大、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共同为镇湖的绣娘们带去了一道丰盛的法律大餐。虎丘法院院长王燕仓和苏州大学教授、国内知名知识产权法学专家董炳和与绣娘们进行了互动,共同探讨了如何更为有效地利用集体商标和地理标志,如何加强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等专业问题。虎丘法院民三庭庭长揭志刚围绕“刺绣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与转型升级”向绣娘们讲解了著作权法、专利法和商标法中与刺绣有关的法律问题,并针对刺绣产业高端化、品牌化经营中可能遇到的知识产权问题提出了法律建议。
“独坐纱窗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这是唐代诗人朱绛在《春女怨》中刻画的大家闺秀在绣楼上绣花的情景。今天,在苏州西郊、太湖之滨的“镇湖”,也尽是一副“闰阁家家架绣绷,妇姑人人习针巧”的农家画面。这里的8000绣娘,用她们纤纤细手造就了著名的刺绣艺术之乡,造就了年13亿元的经济产值。然而近几年,因为底稿侵权而屡屡被追责,刺绣在高端化、品牌化经营过程中屡屡遇到知识产权尴尬。
“刺绣行业要发展,首先要解决两个知识产权问题,一个是别人的知识产权问题,防止侵权;另一个是自己的知识产权问题,防止被侵权。这两个问题解决不了,我们从业人员就无法放开手去做。”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如是说。
虎丘法院敏锐地意识到知识产权对于刺绣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推出了多项司法举措助推苏绣产业转型升级:确立了“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制度,与区工商局、知识产权局、刺绣协会等部门信息共享预警知识产权纠纷;制作《虎丘知识产权审判动态》,定期发放到镇湖绣品街,让绣娘们了解最新纠纷动态及法律信息;协助镇湖刺绣协会成功申请镇湖刺绣集体商标与地理标志,并为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两个商标积极出谋划策;向绣娘发放便民联系卡,及时解答绣娘法律问题。如今,虎丘法院已经形成了支持和保护苏绣行业发展的四项机制,即:综合纠纷特点,形成经常性分析研判机制;结合绣娘需求,形成针对性的普法机制;搭建多部门参与的联动平台,形成灵活性沟通机制;发放联系卡,定期走访,形成互动性反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