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前,人们对太阳能还知之甚少。然而,就在经济欠发达的山东德州,黄鸣带着十几个人,租了几间旧厂房,背负着上百万元的债务就开始创业了,而其主打产品就是太阳能热水器。
如今,黄鸣和他亲手缔造的皇明太阳能集团(以下简称皇明)在可再生能源界已是声名赫赫。黄鸣本人是中国太阳能产业界第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多次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太阳能大会、中美可再生能源论坛等国际会议,将中国太阳能产业化发展模式向全世界推介。皇明集团目前拥有3/4的全球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和真空管生产基地,累计已推广太阳能800万平方米,相当于整个欧盟7至8年、整个北美16至18年的推广总量。
皇明创造的太阳能产业化发展奇迹让世界太阳能产业界叹服。满怀在太阳能产业化发展中取得世界瞩目成就的豪迈激情,黄鸣对自主创新知识产权化的关键性作用感触颇深:“在与市场的搏击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是我们企业的盾牌、招牌,是我们发展的基石。”
从“布道”开始的
“市场圈地”
黄鸣提出了两个“圈地”的概念。一个是“市场圈地”,开拓市场,打造品牌,在消费者心中进行“圈地”;另一个是“知识产权圈地”,包括技术、设备、工艺甚至标准,这是作为市场开拓者的必然选择。
皇明的“市场圈地”是从为太阳能“布道”开始的。每当回想太阳能在中国早期的发展,黄鸣总是感慨万千。十几年前,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太阳能行业还只是一个近乎概念的产业。太阳能比汽车、家电等成熟产业缺乏的就是市场认知。除了完备的工业体系外,太阳能若要实现市场化必须从启发市场需求意识入手。从那时候起,皇明就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太阳能“布道者”。
作为一个市场主体,皇明在太阳能公益宣传上的付出要比任何组织更多。1997年,皇明启动了声势浩大的太阳能科普万里行活动,几十辆科普车同时奔赴全国各地,以太阳能为主题讲解、提供咨询、散发科普资料。如今皇明太阳能科普车队已行程8000多万公里,成为世界太阳能发展史上的独特现象。同时,太阳能科普刊物《皇明太阳能科普报》问世,每期印量300万份,至今累计已达近亿份。2001年,皇明出资1000多万元与国家有关部门联合推出绿色中国——百城环保大行动。此外,皇明集团还在全国各地兴建了数十家太阳能科普园,集浏览、现场演示与科普教育于一身,配合以数千场专家科普知识讲座与绿色文娱演出活动,观众不下千万人次。每逢开会,黄鸣都会带着很多《太阳能强盛中国》小册子,逢人就散发,专门介绍世界能源危机以及太阳能的知识和市场前景。正是这些类似运动的科普活动,为皇明吸引了经销商,培育了消费者,促进了太阳能的市场化、产业化。
从创新开始的
“知识产权圈地”
太阳能应用是一个新兴产业,在起步时没有真正的核心技术。作为这个新兴产业的缔造者,皇明自诞生之日起就将太阳能核心技术的掌控作为自己发展的核心和原动力,并以此开始了知识产权的“圈地运动”。
风雨兼程的道路上充满艰辛与成就:1988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太阳能技术研究所——皇明太阳能技术研究所;1995年设计制造出我国第一台螺栓连接组合式太阳能热水器,并成为几年后市场上的主流产品;1996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太阳能热水器全模具化、机械化生产线的建设;1997年开创光电两用家用太阳能热水中心的新概念,设计制造了全新一代微电脑控制“太阳伴侣”;1998年设计制造出具有自动上水功能的太阳能产品;2003年“三高”太阳能热水器项目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2004年皇明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与产品,获得建设部“技术与产品创新奖”;2005年企业从单一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向温屏玻璃、太阳能光电照明、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等全能战略转换,推出原配一体机,颠覆了太阳能“半成品”时代……皇明逐步建立了具有强劲核心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成为世界太阳能领先技术高地,产品的自动化、模具化、规模化、产业化均走在世界前列。
目前,皇明拥有10个生产研发机构,承担了4项国家“863”计划和“火炬”计划,建立了具有强劲核心竞争力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牢牢掌握着太阳能的核心技术。皇明是太阳能行业内惟一同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的企业,现拥有300多项中国专利,其中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26项,并在积极申请国外专利,专利的转化率达到了90%以上。
黄鸣总结道,太阳能产业本来是一块荒漠,没有任何样本可以参考,作为一个产业的开拓者,皇明是在摸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圈地”。皇明有信心继续“圈地”,为环境“圈地”,为民族“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