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家上海地区专业市场入选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
在2016年底评出的第一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名单中,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有限公司等6家上海地区专业市场入选,占入选30家市场的1/5,数量居全国之首。规范化市场全市多点开花,这样的成绩,源于上海市真抓实干,着力提升专业市场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管理能力,围绕知识产权制度建设、队伍配置、资金保障、有效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促进流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建立等方面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多方共建 制度先行
“我们认为,加强商品流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已不仅仅是净化市场环境、规范市场行为的需要,更是‘尊重知识、保护创新、推动转型’的需要,是经济新常态下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需要,也是本市发展四新经济、支持四新企业的需要。”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重点和结构调整的要求,以零售类专业市场为重点,上海市在试点基础上,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培育工作。2014年,上海市7家市场被列入首批培育单位名单。
市场总是趋向利益最大化的。如何调动起专业市场的积极性,投入知识产权规范化市场建设?在市知识产权局牵头下,上海市发挥市商业联合会等行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突出市场在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与商务、工商、食药监、版权、消保等多部门加强协作、协调和监督,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协助、市场参与、社会监督”的多方机制。上海市还特别明确了由知识产权局统筹指导、商业联合会操作实施的职责分工,将商协会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何让专业市场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可复制,可持续?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制度,规范市场行为。经过深入各区各专业市场调研,两年的培育时间里,上海市花大力气、逐步推进、扎实有效地建立健全《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办法》,推动建立包括《知识产权商品索证制度》《知识产权商品备案制度》《知识产权商品日常检查制度》《市场知识产权纠纷处理办法》《商户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制度》《知识产权侵权信息收集和公开制度》和《知识产权诚信奖惩制度》等在内的市场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体系。7家培育单位严格根据自身制订的《培育计划》,以构建组织机构为基础,以建立完善各项制度规程为重点,取得了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提升。
在培育过程中,上海市重点做好完善工作制度、提升管理能力、增强保护意识、聚焦市场特点、建立动态机制五方面的目标任务,通过加强情况排摸、加强政策宣传、加强工作指导、加强业务培训、加强舆论引导、加强执法检查、加强交流表彰来推进培育工作方案的实施和落实。
深入调研 分类指导
在两年的培育时间里,上海市针对不同市场的不同情况,有重点、有侧重地进行了现场调研和工作推动,先后赴浦东、徐汇、宝山、金山、松江5区开展调研工作,并先后对所辖区内的外高桥国际酒类展示交易中心、东方商厦(旗舰店)、新江湾茶城、老周家具广场、开元地中海商业广场等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座谈、走访等形式,了解市场保护现状、解答疑难问题、寻找薄弱环节。
在各方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上海开元地中海商业广场对220余商户推行区域管理负责制,明确分管区域的责任人,强化区域监管,提高现场管理的实效。上海外高桥国际酒类展示交易中心亮出了《经营商户知识产权承诺书》,所有入驻商户在进驻时必须填写知识产权保护摸底调查表格并提供相关进口材料。上海天山茶城、新江湾茶城与中北(上海)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签订商标代理等协议,指导商户申请商标,使商户由原来的茶农经济向企业正规化转变,申请个体户,注册商标,开创品牌,一步步运用知识产权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此外,为进一步帮助专业市场提升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上海市面向专业市场举办各类知识产权相关培训,市知识产权局、市工商局、市版权局等知识产权职能部门的专家分别就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的管理与保护为学员讲解了商业企业如何加强知识产权工作,提高了保护意识、更新了法律知识、增强了操作能力。
“上海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吕国强表示。两年时间里,上海市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培育工作逐步明确目标、机制、重点、措施等,各培育单位实现了“有领导、有机构、有制度、有人员、有经费”,通过培训、教育不断夯实工作开展基础,基本达到“会运用、会管理”目标。基础牢,未来广,上海市专业市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工作多点开花,流通领域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基本建立,为建设更加优良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把好了入口关。
文章来源:知识产权报 实习记者:杨柳 通讯员:赵鹏
转载自思博网
如果我们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诉我们,我们会及时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