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4日,补天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花费5亿元获得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20年专利独占许可使用权,该专利由山东理工大学毕玉遂教授研发团队发明。日前,补天公司已经跨出专利市场化的关键一步——绿色化学发泡剂,可实现聚氨酯喷涂领域对物理发泡剂的替代!
搞科研的常常是默默耕耘,两耳不闻窗外事,十年如一日做研究,挣不了几个大钱儿。所以,5亿元的天价专利转让费在业内并不多见,毕玉遂教授轰动一时。花费毕玉遂教授及整个团队十多年心血的专利,不仅让他们得到应有的物质回报,更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现行专利保护制度的深刻思考。
泄密与保护,让专利申请进退两难
长期以来,困于技术难以突破,承受着国外化工巨头设定的高价,使得中国聚氨酯产业的发展十分被动。
2003年毕玉遂团队开始研究新型发泡剂,耗时多年终于取得重大突破,发明出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但这却让他既喜又忧。
颠覆性的科研成果对国内相关企业的发展将大大有利,但一经发布肯定会引来国外化工巨头的窥秘,继而破解。申请专利可以获得法律保护,但在申请专利的时候,需要说出具体的制备方法、基本原理等详细的技术路线和过程,万一在申请专利的过程中泄露了研究成果,整个团队多年的努力将功亏一篑。
后来,毕玉遂团队听说国防专利可以保密,就申请了4项国防专利。但国防专利一旦授权就成为国家保密技术,未经国家许可,企业及个人将无法实施,这意味着这项技术将与市场隔绝。另外申请的两件专利为外围专利,数量少、质量低、保护范围小。总的来说,这一专利布局没有覆盖到上下游产品技术,没有形成完整的专利保护范围,专利保护难以发挥作用。
合理布局,专利授权费几千万变5亿
后来,5月9日至1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微观专利导航项目工作组”进驻山东理工大学,专门拨款针对“聚氨酯化学发泡剂”项目的特定专利开展“微观专利导航”,指导开展国际专利的布局、撰写、申请等工作。最终,经过与团队深入的交流与技术研讨,工作组确定了该新型聚氨酯化学发泡剂的国内外专利布局方案,首批完成了4项国内核心发明专利和1项PCT(专利合作条约)主体撰写工作。
在此过程中,毕玉遂不断修正对科研成果的价值判断,专利转让费从最初的几千万元涨到5亿元。
在侵权成本低的环境背景下,专利所有者要及时建立起有效的专利保护墙,合法保护自己的研发成果。而各大高校是各项研发成果的高产区,但专注于研究发明的科研工作者却不擅长专利挖掘及专利水平价值判断。此时,可以求助权威的专业机构的专利服务,对发明创造进行初步评估,开展专利申请的专利保护工作,做好知识产权运营,不要白费科研工作者付出的辛苦。
文章转载自7号网http://www.qihaoip.com/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转载自 思博网
如果我们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诉我们,我们会及时改正,谢谢!